近日,新疆保险业迎来里程碑式的重要时刻——首次作为参演单位亮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“应急天山·2025”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演练。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其亚硅业有限公司开展的这场高标准、实战化演练中,新疆保险业理赔救援先锋队15名队员统一着装、专业响应,圆满完成了重大灾害事故“无差别查勘与理赔”演练任务,展现出保险业在事故应急、风险减量与经济补偿中的关键作用。新疆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、一级巡视员王磊焱现场观摩并指导。
“应急天山”演练是自治区层面组织的大规模、多部门协同的综合应急演练,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,全面检验应急预案、磨合联动机制、锻炼救援队伍、提升保障能力。本次演练模拟危化品泄漏、燃爆及衍生灾害,涵盖企业初期处置、政府响应、自治区应急响应和响应结束四个阶段,共设20个科目,参演力量包括14支专业救援队伍约430人,动用直升机、无人机及大量应急物资,演练规模与实战水平创历史新高。
在自治区应急管理厅、新疆金融监管局的共同推动下,保险业首次被纳入参演体系。根据演练脚本,保险业牵头负责“重大事故保险理赔”科目,聚焦灾害发生后保险业快速响应、无差别查勘、精准定损和高效理赔的全流程服务,体现出保险机制在灾后重建中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。
演练模拟三氯氢硅泄漏引发爆炸,导致车辆损毁、罐区过火、管线破损及人员伤亡。事故发生后,新疆保险业立即启动大灾应急预案,人保财险、中华财险、平安财险、太平洋财险、中国人寿财险等多家保险公司联合组成保险理赔救援先锋队,迅速奔赴现场。
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协调区、接报案区、查勘定损区、理赔办理区和客户休息区,保险团队依托6顶帐篷、多台查勘车、无人机、激光测距仪及线上理赔系统,同步开展车辆、工业设备及人身伤害的查勘与定损工作。队员们操作专业、配合默契,在40分钟内完成3辆损毁车辆和5座过火球罐的损失摸排、数据回传、定损研讨和赔案缮制,展现出优秀的应急响应和专业处置能力。
演练中,保险团队突出“无差别”理念,不论损失大小、标的是个人还是企业,均以统一标准、高效流程开展查勘定损。无人机航拍、激光测绘、移动端实时传输等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损失评估,大幅提升数据准确性和作业效率。
在现场,保险救援先锋队还设置了理赔服务点,为群众和企业代表现场办理赔款手续、发放饮用水和面包等应急物资,演示赔款预付流程,突出“保险温度”和“赔付速度”。演练通过“接报案—查勘—定损—理赔”闭环操作,体现行业在极端场景下的组织协同能力和服务韧性。
新疆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、一级巡视员王磊焱在观摩后指出,保险业首次参与自治区级应急演练,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意义。她强调,保险机构必须持续提升灾害应对能力和服务水平,进一步发挥保险在防灾减损、经济补偿、社会治理中的多功能作用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保驾护航。
此次演练不仅检验了新疆保险业应对重大灾害的响应机制、协作流程和专业能力,也提升了与社会应急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。参与演练的各保险机构一致表示,将认真总结演练经验,优化大灾预案,强化队伍建设,深化与应急管理、消防救援、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协作联动。
未来,新疆保险业将继续秉持“服务为民、保障为本”的理念,持续融入自治区应急管理大局,强化资源整合与科技赋能,推动构建“防灾、减灾、救灾、赔付”一体化保险服务体系,为新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民生保障注入更可靠的保险力量。
来源:新疆保险行业协会